您的位置: 首页 >自身建设>盟员佳作>详细内容

清明时节觅忠魂
——怀念盟员作家李卓贵

发布时间:2016-04-07 信息来源:常德民盟 【字体:

我珍藏着一本题为《常德市优秀作品选》美术•书法•摄影卷,册页第三十面,一幅“小城初雪”的油画鲜活无比,令人顿生秀色无边之感,这是李卓贵先生一九九二年入选湖南省美展之作品。先生生于一九四四年,卒于二零一四年。我与他少年相识在湖南省津市市西河街一条小巷里,玩耍时捡到一颗埋在地沟里的一颗子弹,他试着挖这装满火药的铜壳,买点儿时喜欢吃的油糍巴。结果,子弹爆炸了,他从此失去了左手的一只小手指,废掉了他的指画之功,但他却不气馁,偏偏爱上了“铁画银钩意韵出,翰墨流香特意浓”的绘画。功夫不负苦心人,他那颗纯净心,那缤纷的情趣,执着的筋骨,特立的风度,外化为艺术上的生动实践,画出了一批源于生活的作品。

青山不墨千秋画,碧水无弦万古琴,先生钟情自己故乡的青山碧水,严谨的创作态度和自由放松的精神状态,赋予了先生的画作具有收放自如,紧松有度的品貌。“澧水河上东方红”是他的代表之作。品读先生的创作,一种寻根意识伴随先生的脚步,深深地烙印于他的生活与创作之中,在先生的笔墨下,山有根,水有根,花有根,做人更有根。立下宏愿的先生,未考进什么美术学院深造,只是抱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念,借着艺术的花叶,吐露自己的心声。他穿着一双破皮鞋,行走在故乡大地山水之间,笑傲风雨,一步一步丈量着“草根学子”的高度和厚度。他说他一生就象黄中透绿的树叶,经受了虫咬石击,以致千疮百孔,可是它并没有凋零,他的生活之树常青。1992年,湖南省电视台播放了以他事迹编撰的电视专题片——《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对他的学生说:“绘画就象写文章,天下文章,林林总总,可以从有字处读,也可以从无字处读。真正的绝妙文章,是那种直叩灵魂深处的独特与新鲜,这种功力是无法替代永难忘记的。”

他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彻“创造型教学原则”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创造型人才。他绘画涉猎广泛,艺鸟、山水、人物、走兽无一不擅,有时也画一点雾中赏花朦胧美的抽象画,画中的寓意是抽象的形式与符号,尺幅之间,让你感受着的是一个被压抑着而又努力挣脱着一颗敏感的心灵。在艺术世界遨游的人,必定向往自由,所以先生画篙所到之处,如鱼得水,浑然天成。如他的油画《大山的儿子》,是最早关心留守儿童的心灵倾诉之作,在十年前的画室中托出,以微小显大千,至今依然打动着我们的心,摇撼着我们的灵魂,我们为先生深沉的悲悯格调及民本情怀而感喟……1987年5月,我和卓贵因为相同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一同加入中国民主同盟,成为湖南省津市市最早的一批盟员,共同见证了民盟组织在津市的成长壮大。

清明时节雨纷纷,站在卓贵君的墓前,我的心头一阵酸痛,热泪夺眶而出。卓贵君在书画这一笔墨天地中找到了精神出口并安顿了自己的灵魂,联想和先生结下的多年之交,冥冥之中总有一种情愫萦绕,我仿佛又见先生从三湖边的小楼上走下来,背着画板,挥动如橡之笔;泼墨在彩瓷多彩的“三湖荷塘”画轴上。诗为心画,画托诗心,我不禁低吟:“雨打残荷听滴漏,只怪心中风雨骤,兴来一挥百纸尽,骏马倏忽遍九洲”的诗句,黄泉路上觅君魂,梦遇故人在天涯。卓贵的名字如孤傲的风帆,漂流在“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的山水画卷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