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参政议政>详细内容

针对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盟员市政协委员有话要说

发布时间:2017-04-25 信息来源:常德民盟 【字体:

在4月25日召开的市政协第七届第4次主席会议上,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傅绍平,民盟市四中支部主委、市政协委员曹庆华参与了以“实施青少年体质提升工程”为主题的专题协商,会上,两位盟员畅所欲言,获得了与会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市政协委员的一致好评。

 

傅绍平参与了市政协文教卫体委组织的对我市青少年体质健康情况的调研,结合调研情况,她说,青少年体质不强的原因首先是我们的教育方式和考核体系出了问题。在高考指挥棒下,体育课显得“可有可无”,这导致了学生正常体育活动时间常常被挤占,体育场地及器材相对缺乏,体育老师高级职称晋升因为科目分值远不及班主任和主课老师受到影响,教科所甚至没有学生体育研究专门人才。其次是受教育方式和考核体系的影响,青少年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据资料显示,在一些发达国家,孩子各个年龄段都有不同的锻炼计划,而我们国家的孩子,1岁多就上了早教班,开始背唐诗、认汉字;4-8岁已经着手努力赢在起跑线上了,课外兴趣班一个接一个;9-14岁除了要完成家长和老师布置的作业,放了学放了假还要奔走在各种补习班;15-18岁为了高考考上好学校,长时间坐在书桌前埋头K书。这样的结果就是孩子早早戴上了眼镜,体质健康水平普遍不高。再次是网络时代,以久坐不动为特征的静态休闲方式,阻碍了青少年获得持久的、足够的运动乐趣并以此为基础的经常性体育锻炼行为习惯的养成。

 

傅绍平建议:

 

1、加强监督检查。教育部门要建立和实施体育课听课评课制度,对依法开课设节进行明察暗访,制定相应惩戒制度。借鉴外地经验在小学实施330工程,学生下午三点半后留校运动一小时再放学。中学阳光体育活动要与竞技比赛有机结合,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门体育技能终身受益。

 

2、改善评价体系。小升初要增加体育考试,合格才发毕业证;加大体育分数在中考中的比重,实行与主科相同的分值,且全市统一标准。

 

3、大力推广校园体育俱乐部建设,形成一校一品;在市城区和县城建设以体育运动为主题的体育公园;借鉴四川成都在青城西岭之间建立的亚洲最大的金苹果森林儿童营地的成功经验,以花岩溪或太阳山或河伏山为依托,建立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推进我市青少年教育成长的新里程。

 

曹庆华是一名体育教师,他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并着重提到了对体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的问题。他说,我国中小学体育课开课率不高,仅有42.7%的小学生和25%的初中生每周上3节体育课,73.5%的高中生每周上2节体育课,而且学校可能会任意缩减体育课时间,或用其他课业占用体育运动时间,这与中央文件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相差甚远。体育课的质量不高,一是运动场地和器材的不足;二是体育教师数量不足,且师资队伍质量不高;三是青少年对课上或课下的锻炼都只是敷衍了事,表面上是达到了一定的运动时间,实质上远远不到应有的运动量;四是出于安全考虑,很多带有一点点运动创伤可能的体育项目,如铅球、标枪、铁饼、跳马等项目已经很少在体育课上开设。

 

曹庆华建议:

1、修订已沿用二十余年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校园体育安全条例》等,指导和保障学校体育工作,有效开展。

 

2、确保体育课的质量,要让提高体育课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成为“国家意志”。建议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编写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十分钟体能练习课样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方面的练习。

 

3、加大对学校体育教育的投入力度。增加学校体育经费,建设好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尤其是要加大对区县市以及贫困山区学校场地、器材的投入力度,提高体育教师待遇,给学生买体育课意外险,消除学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顾虑,并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地区实行行政问责。

 

分享到: